光年在天文学中是一个标准异常大的长度单元,只有在恒星际空间的标准下才比拟适用这个单元。太阳和地球的间隔在宇宙标准下其实异常小,一般不用光年来表现它们之间的间隔,否则的话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。
地球不是沿着一个完美的圆形轨道环绕太阳旋转,以是日地间隔不是一个常数。不过,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偏心率很低的椭圆形,接近于圆形。日地的均匀间隔大约为1.496亿千米,如果非要用光年表现,那就要知道光年的界说。
光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是一个常数,与参照系的选择没有关系,其数值恒定为299792458米/秒。然后把光速乘上一年的光阴,这便是光在一年所走过的间隔,即1光年,其大小约为9.46万亿千米。因此,日地的均匀间隔用光年表现便是0.0000158光年,或者1.58×10^-5光年。
因为光年的标准很大,为了便利起见,我们可以类比光年来界说光时、光分、光秒等标准较小的长度单元。通过计算可知,日地间隔大约为8.3光分,这意味着太阳光需要8.3分钟的光阴能力流传到地球上。
除光年外,天文学中另有比光年更为古老的长度单元,那便是秒差距,这是源自于三角视差测距法的单元。换算过来,1秒差距相当于3.26光年。另外,另有千秒差距、百万秒差距、吉秒差距,它们依次相差一千倍。比起光年,天文学家更多使用的是以秒差距为基础的长度单元。只是光年更容易理解,以是大众对它比拟熟悉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https://www.wzchild.com/hangtianzixun/209.html